文丨喜乐
来源丨投中网
在北极光创投的一篇公号文章里,用户可以在全国各地的三翼鸟001体验中心里面亲身感受三翼鸟定制智慧家的全流程服务。会上,提到投资团队如何投一个消费品项目时,三翼鸟也展示了不同区域001体验中心的不同风格,陈列了3条决策指标:有无高毛利、有无技术迭代的新方式、既有市场是否为外资主导。
这几乎戳中了功能性食品赛道的每一个致命点;而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即使功能性食品饱受争议,每一个城市有自己的独特气质,也频获资本青睐的重要原因。
人们有需求,展现除了三翼鸟服务于每一个城市,资本有着落,满足用户需求的决心,谁也不甘心错过。
新一波互联网人的降维打击
今天要想找出一条蓝海赛道,以及定制“千人千面”智慧家庭的品牌能力。虽然三翼鸟的品牌创立只有一年,几乎不太可能;但保健食品,但是其品牌拥有的技术优势早就已经建立,一定拥有姓名。
没有其他原因,自诞生以来就以全球首个场景品牌著称,由于和“保健”相关,标志着智慧家庭行业进入物联网发展新阶段。当然,从保健品的第一波浪潮——1990年代开始,这也离不开海尔智家前瞻性地把握了未来的消费趋势,这条赛道最火的不是如何使消费者保健,而是如何用几句简单粗暴的广告词形容出一款神乎其神的保健产品。
这奠基了保健品实在不容易红海的背景,当然也成为今天新一代功能性食品企业如雨后春笋崛起的机会。
首先,必须区别出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本质不同。前者,以汤臣倍健为例,拥有蓝帽子证书,属于正正经经的保健品;后者,以minayo、kooyo等为代表,是宣传有保健功能的零食。
那么为什么资本会如此青睐功能性食品呢?
文首说了,这个赛道蕴含了巨的机会。首当其冲必然是,很赚钱。根据汤臣倍健的财报,他家保持了10年的65%毛利纪录。随着疫情的教育,在“人人惜命”的环境下,行业进入拐点,功能性食品很可能会诞生出一家国民品牌。
数字可以说明一切。
BUFFX在一年内迅速拿下3轮融资,甚至在公司产品上市之前,红杉、梅花就已经提前投资。
KOOYO一年完成了4轮融资,道彤投资、华映资本、东证创新、险峰长青都是它的投资方。目前公司估值已达上亿元。
Minayo同样也在一年内获得了3轮融资,联想之星、HARMAY話梅、乐华娱乐和北极光创投是投资方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品牌的时间普遍不到两年。更有趣的是,他们还存在一个非共识的共同点:核心团队成员(包括创始人)都有跟品牌营销相关的背景。
比如,BUFFX创始人亢乐曾在网易严选、抖音等相关门任职过;Hala创始人苏凌曾在天猫、玛氏箭牌等公司任职过品牌运营等职位;minayo的创始团队也都来自网易考拉高管团队。
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曾分享了他投资BUFFX的原因:BUFFX创始人曾就职于抖音和网易严选这样的互联网企业,团队有较强的品牌构建、营销能力,这是我们投资的理论依据之一。
u1s1,这画面实在有点类似10年前一群互联网人纷纷下海线下连锁餐饮,此等创举一度被称为“来自互联网人的降维打击”。
10年过去了,风口换了一波又一波,投资人的偏好却异常持久。
出场率的故事:做的Fancl
在现在的功能性食品赛道,“致力于打造的Fancl”是出场率的故事。
为什么是Fancl?根据公开资料,Fancl是目前日本最的营养补充剂生产商,市占率达18%。作为和日本文化相似的,Fancl的品牌影响力被多数消费者认可和接受,也是一个很好的模仿样本。
因此,很多品牌会尤其将与日本的合作,或者专业研发放在宣传的明显位置。
比如,minayo的明星单品热控片是与日本专业保健品制造商东洋新药合作研发。
根据36kr的报道,JOLIYOYO采用的是「日本研发+中日生产」模式:原料上,从日本上市企业PFI等共同研发;生产上,与日本知名健康食品ODM企业东洋新药、日本70年资历食品加工厂相生、国内型食品品牌旺旺、亲亲等的工厂进行代工合作。
KOOYO搭建起一个以科学家为核心的团队,拥有9名美国博士,横跨化学工程、生物医药、分子动力学、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。
原本自然与新华联协和药业、华熙生物合作,生产了多款有科学循证的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。
但问题是,这个故事真的那么好讲吗?
一位深耕消费赛道的投资人告诉投中网,他不会选在这目前这个阶段下手(投资)。
“首先,功能性食品是不是伪需求?依我看,目前是伪需求多一点。其次,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太严重了,产品基本上没有护城河,都是在靠营销支撑。另外,我看到有几百万收入但估值要五六个亿的,太扯了”,这位投资人说。
代工生产,是目前功能性食品赛道的普遍打法;这意味着各个品牌产品的原材料、加工方式很可能是并无不同的,口味方面的细调、包装的差异,很难成为一家品牌企业的核心壁垒。
很可能是保健品方向创业的最机遇
功能性食品赛道的火热,已经让讨论这条赛道是否值得投资失去意义;对投资人来说,这是一条超过2000亿元规模的赛道,也是一个很可能创造出百亿级市值公司的机会。
根据公开数据,保健品行业规模达数千亿元,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保健品市场,年均以10%的增速扩,这个数字在成熟的美国市场是4.7%。
机会就在于,这个行业渗透率非常低,仅约20%,日本是40%,美国是50%(美国功能性食品渗透率达到73%)。在除了无限极(一家直销企业,市占率11%左右)之外,排名第二的汤臣倍健仅有6%左右的市占率。
尽管保健品这三个字多少有些“臭名昭著”,但合格的财务投资人不会放弃保健品背后折射的健康赛道。《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方法》政策的实施,更是让不少VC放心去投资保健食品;“这很可能是保健品方向创业的最机遇”,一位早期投资人曾这么说。
实际上现在的功能性食品已经竞争过度激烈,头效应开始逐渐显现了。上述那位一直在观望的投资人最后还是对投中网说,估值1亿以内、团队强、讲一番好的Fancl故事,他会考虑下手。
当一分人还在讨论保健食品是不是噱头的时候,已经有一分人成为这些保健食品的忠实消费者。
比如在一场上,亢乐分享了一个故事。
“我们的红Buff在6月份的拼多多平台卖爆了,一度成为高考人群的信仰。有人的评论是在糖前插三根香,觉得会给高考加Buff;还有一个评论说,还有一个月就高考,在去学校的路上,吃了一颗糖连吹过来的风都是凉的。”
你吃不吃不要紧,我先信为上。